2025年新春伊始,磨刀霍霍,敞开了台湾前所未有的“立法委员”大免除。
依照总召柯建铭在1月初发动时的表述,要免除“立法院院长”韩国瑜、“副院长”江启臣及41席“区域立委”。
2024年1月举办的推举,赢得52席“立法委员”,51席,民众党8席,无党籍2席(蓝营)。推举后,成为“立法院”榜首大党,民众党成为“要害少量”。蓝白联手座位超50%,有用遏止的独裁霸凌。
对此,放肆嚣张惯了的很不习惯,无赖赋性露出,不仅在“立法院”议事时拳脚相加,歹意损坏法定议题,还敞开“大免除”的政治恶斗,目的扳回在“立法院”的下风。
到2月4日,台湾“中选会”已收到操控的集体送件数21案,其间1案为新竹市长高虹安免除案,20案为“蓝委”免除案,触及台北市王鸿薇、李彦秀,新北市叶元之,桃园市的牛煦庭、涂权吉、鲁明哲、万美玲、吕玉玲、邱若华,新竹市郑正钤,南投县游颢、马文君,台中市颜宽恒、廖伟翔、黄健豪、罗廷玮,云林县丁学忠,台东市黄建宾,花莲县傅崐萁等。
针对的全面进攻,则挑选了要点反扑。在要点区域互不相让,以罢制罢。到6日已建议对台北市绿委吴沛忆、吴思瑶,新北市的苏巧慧、吴琪铭,高雄市的许智杰、黄婕,原住民的陈莹、伍丽华,宜兰县的陈俊宇等9席的免除。
榜首步:建议、联署。要求联署人数到达选区人数的1%即可。因而,这一步很简单。
第二步:深化、发动。在榜首步完毕后的60天内,要求联署人数到达选区人数的10%以上。这一步,有难度。据我的调查,此轮免除案,至少有1/3过不了这一关。
第三步:投票、表决。最快在暑期做投票表决,投票人数到达选区人数的1/4以上,且拥护免除票超越不拥护票,是为成功免除。
近年来的台湾有2起成功的免除:免除高雄市长韩国瑜、免除台中市绿委陈柏惟(台湾基进党)。
也有不成功的免除,例如2024年10月13日表决的对基隆市长谢国樑免除案,不赞同免除票数比赞同免除票数多1.6万余张,惨败收场。
1.的做法不得人心。选票政治,愿赌服输,不然谈何“民主”?你在立法机构选输了,有本事下次推举再赢回来。纵观西方各地,总统与议长不是一个党派的,举目皆是,从来就没听说要“大免除”的。
在岛内这么乱搞,不论终究成果怎么样,只会加深民众对其“无赖”“输不起”的形象,透支的是民众对其的观感。就连前副秘书长、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也批判“几乎就像无赖”“十分不当,十分丢人,十分不恰当”。
2月3日,赖清德到会台商新春活动说话时,台下一位台商站起来说:“赖主席,我期望当家不要捣乱”。
这位正义正直台商的快人快语,正是台湾大多数民众的线.“大免除”的成果杯水车薪。
也就是说,最多也就翻转3席“立委”,座位数从现在的51席,上升到54席,这尽管可以让重回台湾“立法院”榜首大党,但仍然无法过半(总113席,过半需57席)。蓝白联手,仍然超50%。
“我是谁”“我从哪里来”“我往哪里去”,这是底子的、管总的问题,不把这3个问题搞精确、辩清楚,台湾的撕裂只会加深,终究滑向深渊。
有些绿毒固执分子,一直不肯供认自己是中国人,那请脱离中国台湾的土地,不要在台湾的土地上乱政。